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熟女老女人hd,飘雪影视在线观看西瓜高清,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

您的位置:首頁>遼寧信息
去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百分之五點一
主要指標持續跑贏全國 攻堅之戰實現連戰連勝
信息來源:遼寧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時間:2025-01-20瀏覽次數:

image.png

攻堅之年,遼寧戰績如何?社會各界十分關注。

1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4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給出了答案——

全年GDP增長5.1%,比全國高0.1個百分點,連續8個季度趕超全國;

全省糧食單產居全國第四位,在13個糧食主產省中排第二位;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全國高10.9個、7.3個、3.5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3%,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是近十年來最好水平;

文旅市場持續火熱帶動相關產業較快增長,全年餐飲收入,規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

……

主要經濟指標跑贏全國,攻堅之戰實現連戰連勝!

發布會上,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頂住壓力,攻堅克難,生產需求持續改善,居民收入穩步增加,新質生產力加快成長,全省經濟運行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在去年突破3萬億大關的基礎上,再上臺階,達32612.7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565.7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11503.3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18543.7億元,增長5.0%。

經濟運行質效不斷提升

“去年,我省在首戰告捷、實現‘四個重大轉變’基礎上,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繼續保持趕超全國態勢,攻堅之戰打出了氣勢、打出了信心、打出了成效。”發布會上,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說,總的來看,全省經濟運行質效不斷提升,向上向好態勢不斷鞏固。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糧食再獲豐收。全年全省糧食產量500.1億斤,水果產量同比增長4.2%,蔬菜、食用菌產量分別增長3.6%、8.2%。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5.1%。水產品產量增長4.8%,其中海水產品產量增長5.5%。

工業生產平穩運行,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3%。分三大門類看,規模以上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制造業增長2.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3%。分經濟類型看,規模以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私營企業增長4.1%,股份制企業增長3.9%。分行業看,在全省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為77.5%。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加值增長20.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6.0%,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5.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5.3%,醫藥制造業增長12.6%,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1%。分產品看,民用鋼質船舶產量同比增長60.0%,變壓器產量增長25.2%,家具產量增長16.8%,煤油產量增長14.5%,液化石油氣產量增長11.8%,城市軌道車輛產量增長10.0%,原煤產量增長7.3%,鐵礦石原礦產量增長7.1%,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2%。

服務業穩步增長,部分現代服務業行業增速較高。全年全省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5%、6.0%。貨運量18.6億噸,增長3.3%;客運量6.7億人次,增長8.7%。2024年1至11月份,規模以上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3%、8.1%、7.5%、5.8%、5.4%。

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升級類商品增勢較好。全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78.3億元,同比增長4.0%。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129.2億元,同比增長3.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49.1億元,增長4.7%。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9819.0億元,增長3.8%;餐飲收入959.3億元,增長6.4%。

從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類值看,大宗商品銷售保持增長,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6.1%;汽車類零售額增長1.8%,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47.3%。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持續增長,飲料類零售額增長23.0%,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0.7%,煙酒類零售額增長9.2%。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勢較好,通信器材類零售額增長31.1%,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零售額增長25.7%,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增長2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增長13.3%。

投資增速創十年新高,中央項目投資支撐有力。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其中,中央項目投資增長27.8%。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4.5%,制造業投資增長14.4%,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0.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3.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3.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0.1%。全年建設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2.8%,其中億元以上建設項目投資增長18.2%。

居民消費價格運行平穩,工業生產者價格下降。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2%。全年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下降2.7%。

財政收支保持平穩,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05.8億元,同比增長5.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853.2億元,增長4.2%。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44元,同比增長4.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82元,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44元,增長5.9%。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為2.11,比上年縮小0.03。

三個變化顯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更強、成色更足

2024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全省上下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為總牽引,集中力量開展“八大攻堅”,千方百計擴內需、提信心、育新能,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成色十足。全年GDP增速比全國高0.1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趕超全國水平的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

發布會上,統計局相關負責人結合相關數據,用三個“新”來概括全年經濟運行特點。

生產領域呈現新成效。全省糧食產量連續兩年超500億斤,是歷史第三高產年,糧食單產居全國第四位,在13個糧食主產省中排第二位。全省重點打造十大優勢農業特色產業,草莓、食用菌產量分別增長4.8%、8.2%。裝備制造業著力轉型升級,增加值增長4.5%,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1.4個百分點。在汽車、化工、鋼鐵等行業支撐作用減弱的情況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都高于全國,分別比全國高10.9個、7.3個、3.5個百分點。文旅市場持續火熱帶動相關行業較好增長,全年餐飲收入,規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

需求領域出現新變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比上年加快1.3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4.4%,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7.1%,占高技術制造業投資近三成的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3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上年增長8.8%的情況下,又實現了4.0%的增長,比全國高0.5個百分點,連續22個月高于全國;隨著供給不斷充實優化,居民對更高品質消費的需求明顯提升,部分升級類商品增勢較好,限上通信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31.1%、21.7%。出口由上年下降1.1%,轉為增長6.8%,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長9.4%。

動能轉換實現新提升。科研投入加快提升,全省R&D經費增長8.9%,投入強度創十年來新高。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各月累計增速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增長11.3%,比全國高2.4個百分點,特別是醫藥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新產品產量較快增長,服務器增長1.0倍,集成電路增長12.3%,工業機器人增長9.9%;水核風光清潔能源發電量增長5.3%,占比較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重點行業較快增長,電子商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知識產權及相關法律服務營業收入分別增長82.3%、17.0%、13.6%。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限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增長11.5%,連續兩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同時,一些依托實體店鋪的“新零售”實現較快增長,倉儲會員店零售額增長30.4%,集合店零售額增長2.0倍。

鞏固向上向好勢頭的三大有力支撐

兩年來,在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國內需求總體不足的情況下,遼寧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殊為不易。在分析我省保持經濟發展良好態勢的有利條件時,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省經濟向好發展的積極因素累計增多,繼續鞏固向上向好發展勢頭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有力支撐”。

政策舉措及時有效,對提振經濟形成有力支撐。省委、省政府堅持把穩實體經濟作為重中之重,打好政策“組合拳”,深入落實黨中央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我省相繼出臺43條、16條具體舉措,有效提振了社會信心、改善了公眾預期、激發了發展動能,進入四季度經濟明顯回升。大規模設備更新帶動了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實現較好增長,增速均高于全國。在一系列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政策帶動下,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由降轉增,增長水平好于全國。在“兩重”建設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帶動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4.5%,比全國高10.1個百分點;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7.8%,比全國高2.1個百分點。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不斷激發市場活力,限額以上汽車、家電、家具零售額增速均高于全國,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47.3%,高能效等級家電、智能家電零售額增速均超過40%,家具類零售額增長16.8%。隨著一攬子政策加力擴圍,將進一步穩預期、激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央地合作持續深化,對未來發展形成有力支撐。近年來,我省將深化央地合作作為全面振興的關鍵之舉,2023年以來有51家央企集團在我省開設區域總部、分公司、子公司,數量達192個。兩年來中央項目投資增速均在30%左右,2024年增長27.8%,對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好增長起到積極作用。受此帶動,全省億元以上建設項目個數為4255個,占建設項目個數的比重近三成,完成投資額增長18.2%。當前投資的較好增長源源不斷產生未來經濟的增量。

經營主體活力增強,對發展韌性形成有力支撐。2024年我省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活動,充分展現遼寧振興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在遼投資興業。從“四上”單位看,全年新納入“四上”單位5540個,比上年多增1616個。從經營主體看,規上工業私營企業、小微型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1%、6.7%,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高1.0個、3.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出口增長11.3%,比上年加快15.4個百分點。從發展預期看,近期各項政策陸續出臺,釋放了提振經濟的強烈信號,有力增強了市場信心。省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四季度全省企業預期景氣指數為113.0,比上年同期上升0.7個點;企業家預期信心指數為113.9,比上年同期上升0.2個點,預期景氣和信心指數雙雙回升。

下階段,全省上下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錨定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加快傳統動能煥新升級、新動能積厚成勢,堅決打好打贏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決勝之戰,不斷鞏固經濟增長持續向好態勢。

 

去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百分之五點一 主要指標持續跑贏全國 攻堅之戰實現連戰連勝
信息來源:遼寧省人民政府網站 發布時間:2025-01-20

image.png

攻堅之年,遼寧戰績如何?社會各界十分關注。

1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4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給出了答案——

全年GDP增長5.1%,比全國高0.1個百分點,連續8個季度趕超全國;

全省糧食單產居全國第四位,在13個糧食主產省中排第二位;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全國高10.9個、7.3個、3.5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3%,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是近十年來最好水平;

文旅市場持續火熱帶動相關產業較快增長,全年餐飲收入,規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

……

主要經濟指標跑贏全國,攻堅之戰實現連戰連勝!

發布會上,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頂住壓力,攻堅克難,生產需求持續改善,居民收入穩步增加,新質生產力加快成長,全省經濟運行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在去年突破3萬億大關的基礎上,再上臺階,達32612.7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565.7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11503.3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18543.7億元,增長5.0%。

經濟運行質效不斷提升

“去年,我省在首戰告捷、實現‘四個重大轉變’基礎上,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繼續保持趕超全國態勢,攻堅之戰打出了氣勢、打出了信心、打出了成效。”發布會上,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說,總的來看,全省經濟運行質效不斷提升,向上向好態勢不斷鞏固。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糧食再獲豐收。全年全省糧食產量500.1億斤,水果產量同比增長4.2%,蔬菜、食用菌產量分別增長3.6%、8.2%。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5.1%。水產品產量增長4.8%,其中海水產品產量增長5.5%。

工業生產平穩運行,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3%。分三大門類看,規模以上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制造業增長2.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3%。分經濟類型看,規模以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私營企業增長4.1%,股份制企業增長3.9%。分行業看,在全省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為77.5%。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加值增長20.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6.0%,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5.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5.3%,醫藥制造業增長12.6%,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1%。分產品看,民用鋼質船舶產量同比增長60.0%,變壓器產量增長25.2%,家具產量增長16.8%,煤油產量增長14.5%,液化石油氣產量增長11.8%,城市軌道車輛產量增長10.0%,原煤產量增長7.3%,鐵礦石原礦產量增長7.1%,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2%。

服務業穩步增長,部分現代服務業行業增速較高。全年全省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5%、6.0%。貨運量18.6億噸,增長3.3%;客運量6.7億人次,增長8.7%。2024年1至11月份,規模以上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3%、8.1%、7.5%、5.8%、5.4%。

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升級類商品增勢較好。全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78.3億元,同比增長4.0%。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129.2億元,同比增長3.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49.1億元,增長4.7%。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9819.0億元,增長3.8%;餐飲收入959.3億元,增長6.4%。

從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類值看,大宗商品銷售保持增長,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6.1%;汽車類零售額增長1.8%,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47.3%。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持續增長,飲料類零售額增長23.0%,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0.7%,煙酒類零售額增長9.2%。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勢較好,通信器材類零售額增長31.1%,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零售額增長25.7%,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增長2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增長13.3%。

投資增速創十年新高,中央項目投資支撐有力。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其中,中央項目投資增長27.8%。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4.5%,制造業投資增長14.4%,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0.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3.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3.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0.1%。全年建設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2.8%,其中億元以上建設項目投資增長18.2%。

居民消費價格運行平穩,工業生產者價格下降。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2%。全年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下降2.7%。

財政收支保持平穩,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05.8億元,同比增長5.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853.2億元,增長4.2%。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44元,同比增長4.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82元,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44元,增長5.9%。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為2.11,比上年縮小0.03。

三個變化顯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更強、成色更足

2024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全省上下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為總牽引,集中力量開展“八大攻堅”,千方百計擴內需、提信心、育新能,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成色十足。全年GDP增速比全國高0.1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趕超全國水平的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

發布會上,統計局相關負責人結合相關數據,用三個“新”來概括全年經濟運行特點。

生產領域呈現新成效。全省糧食產量連續兩年超500億斤,是歷史第三高產年,糧食單產居全國第四位,在13個糧食主產省中排第二位。全省重點打造十大優勢農業特色產業,草莓、食用菌產量分別增長4.8%、8.2%。裝備制造業著力轉型升級,增加值增長4.5%,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1.4個百分點。在汽車、化工、鋼鐵等行業支撐作用減弱的情況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都高于全國,分別比全國高10.9個、7.3個、3.5個百分點。文旅市場持續火熱帶動相關行業較好增長,全年餐飲收入,規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

需求領域出現新變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比上年加快1.3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4.4%,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7.1%,占高技術制造業投資近三成的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3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上年增長8.8%的情況下,又實現了4.0%的增長,比全國高0.5個百分點,連續22個月高于全國;隨著供給不斷充實優化,居民對更高品質消費的需求明顯提升,部分升級類商品增勢較好,限上通信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31.1%、21.7%。出口由上年下降1.1%,轉為增長6.8%,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長9.4%。

動能轉換實現新提升。科研投入加快提升,全省R&D經費增長8.9%,投入強度創十年來新高。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各月累計增速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增長11.3%,比全國高2.4個百分點,特別是醫藥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新產品產量較快增長,服務器增長1.0倍,集成電路增長12.3%,工業機器人增長9.9%;水核風光清潔能源發電量增長5.3%,占比較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重點行業較快增長,電子商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知識產權及相關法律服務營業收入分別增長82.3%、17.0%、13.6%。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限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增長11.5%,連續兩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同時,一些依托實體店鋪的“新零售”實現較快增長,倉儲會員店零售額增長30.4%,集合店零售額增長2.0倍。

鞏固向上向好勢頭的三大有力支撐

兩年來,在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國內需求總體不足的情況下,遼寧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殊為不易。在分析我省保持經濟發展良好態勢的有利條件時,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省經濟向好發展的積極因素累計增多,繼續鞏固向上向好發展勢頭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有力支撐”。

政策舉措及時有效,對提振經濟形成有力支撐。省委、省政府堅持把穩實體經濟作為重中之重,打好政策“組合拳”,深入落實黨中央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我省相繼出臺43條、16條具體舉措,有效提振了社會信心、改善了公眾預期、激發了發展動能,進入四季度經濟明顯回升。大規模設備更新帶動了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實現較好增長,增速均高于全國。在一系列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政策帶動下,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由降轉增,增長水平好于全國。在“兩重”建設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帶動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4.5%,比全國高10.1個百分點;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7.8%,比全國高2.1個百分點。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不斷激發市場活力,限額以上汽車、家電、家具零售額增速均高于全國,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47.3%,高能效等級家電、智能家電零售額增速均超過40%,家具類零售額增長16.8%。隨著一攬子政策加力擴圍,將進一步穩預期、激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央地合作持續深化,對未來發展形成有力支撐。近年來,我省將深化央地合作作為全面振興的關鍵之舉,2023年以來有51家央企集團在我省開設區域總部、分公司、子公司,數量達192個。兩年來中央項目投資增速均在30%左右,2024年增長27.8%,對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好增長起到積極作用。受此帶動,全省億元以上建設項目個數為4255個,占建設項目個數的比重近三成,完成投資額增長18.2%。當前投資的較好增長源源不斷產生未來經濟的增量。

經營主體活力增強,對發展韌性形成有力支撐。2024年我省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活動,充分展現遼寧振興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在遼投資興業。從“四上”單位看,全年新納入“四上”單位5540個,比上年多增1616個。從經營主體看,規上工業私營企業、小微型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1%、6.7%,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高1.0個、3.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出口增長11.3%,比上年加快15.4個百分點。從發展預期看,近期各項政策陸續出臺,釋放了提振經濟的強烈信號,有力增強了市場信心。省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四季度全省企業預期景氣指數為113.0,比上年同期上升0.7個點;企業家預期信心指數為113.9,比上年同期上升0.2個點,預期景氣和信心指數雙雙回升。

下階段,全省上下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錨定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加快傳統動能煥新升級、新動能積厚成勢,堅決打好打贏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決勝之戰,不斷鞏固經濟增長持續向好態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