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又到年終歲尾。于我省來說,即將過去的2024年,極不平凡、極不尋常。這一年,全省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承壓而上、負重登高,集中精力開展“八大攻堅”,全面振興實現六個“新提升”。今起,《遼寧日報》在“牢記囑托顯擔當 攻堅之年譜新篇”欄目下推出子專欄“回望2024”,通過深入各行各業,剖析數據、挖掘亮點、總結經驗,展示遼寧之為、遼寧之變。
從一項技術成果孵化成長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沈陽嘉越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躋身全國新能源行業細分領域頭部企業。“作為遼寧省首批‘瞪羚’企業,我們的成長離不開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撐。”公司創始人說,企業從“種子”破土到不斷“拔節”,每一步都離不開政府的“陽光雨露”。
嘉越的跨越,并非個例。我省通過梯度培育、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等方式,不斷匯聚創新資源,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全省科技型企業數量和質量明顯提升。日前,省科技廳發布了新一批“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名單。其中,新增“瞪羚”企業159家、“雛鷹”企業461家,東軟睿馳汽車技術(沈陽)有限公司新晉為遼寧省“獨角獸”企業。截至目前,我省三類企業總數已達6000余家,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8.5%。
抓源頭、重孵化。我省鼓勵創新創業,對于初創期企業,建設省級以上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孵化載體,規范提升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轉化服務功能,在孵企業4000余家。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科技園累計孵化科技企業230余家,其中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的達20余家。
提能力、降成本。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由行業領軍企業牽頭,圍繞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儲能與氫能、集成電路等重大戰略方向,我省組織實施創新聯合體重大專項7項、“揭榜掛帥”科技計劃項目120項;派出1003名企業科技特派員開展“一對一”助企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問題1046個;舉辦“大儀網”升級啟動儀式和培訓活動,組織265家單位向社會開放共享10680臺(套)大型科學儀器;對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擇優給予資金支持,將更多惠企政策納入“免申即享”。
引“活水”、勤澆灌。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離不開科技金融的支持,為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我省通過舉辦遼寧產投融合發展大會、第十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高端裝備制造全國賽及地方賽等活動,建立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接通道;新建9家科技支行,聯合金融機構推廣科技金融產品,遼粵科創發展母基金簽約落地;依托“創新積分制”,從近萬家企業中遴選2487家納入國家科技創新再貸款備選企業。
此外,我省還從政策上加強保障,營造有利于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今年初發布《遼寧省推動經濟穩中求進若干政策舉措》,明確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等3條具體措施。日前,我省又出臺了《遼寧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群體的若干措施》,提出11項措施,一體化推進科技型企業提質擴面。
與此同時,我省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今年,順利完成機構改革任務。組建省委科技委,建立運行機制,印發工作規則,組建咨詢委員會,強化成員單位信息互通、任務協同、上下聯動;深入推進改革試點。梳理總結沈陽化工大學、遼寧科技大學等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經驗做法。組織召開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現場推進會;營造良好創新氛圍。組建遼寧省科技倫理委員會,處理6起科研誠信案件。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逐步走深走實,全省創新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科技型企業群體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茁壯成長,為全面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開欄的話 又到年終歲尾。于我省來說,即將過去的2024年,極不平凡、極不尋常。這一年,全省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承壓而上、負重登高,集中精力開展“八大攻堅”,全面振興實現六個“新提升”。今起,《遼寧日報》在“牢記囑托顯擔當 攻堅之年譜新篇”欄目下推出子專欄“回望2024”,通過深入各行各業,剖析數據、挖掘亮點、總結經驗,展示遼寧之為、遼寧之變。
從一項技術成果孵化成長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沈陽嘉越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躋身全國新能源行業細分領域頭部企業。“作為遼寧省首批‘瞪羚’企業,我們的成長離不開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撐。”公司創始人說,企業從“種子”破土到不斷“拔節”,每一步都離不開政府的“陽光雨露”。
嘉越的跨越,并非個例。我省通過梯度培育、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等方式,不斷匯聚創新資源,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全省科技型企業數量和質量明顯提升。日前,省科技廳發布了新一批“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名單。其中,新增“瞪羚”企業159家、“雛鷹”企業461家,東軟睿馳汽車技術(沈陽)有限公司新晉為遼寧省“獨角獸”企業。截至目前,我省三類企業總數已達6000余家,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8.5%。
抓源頭、重孵化。我省鼓勵創新創業,對于初創期企業,建設省級以上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孵化載體,規范提升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轉化服務功能,在孵企業4000余家。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科技園累計孵化科技企業230余家,其中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的達20余家。
提能力、降成本。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由行業領軍企業牽頭,圍繞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儲能與氫能、集成電路等重大戰略方向,我省組織實施創新聯合體重大專項7項、“揭榜掛帥”科技計劃項目120項;派出1003名企業科技特派員開展“一對一”助企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問題1046個;舉辦“大儀網”升級啟動儀式和培訓活動,組織265家單位向社會開放共享10680臺(套)大型科學儀器;對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擇優給予資金支持,將更多惠企政策納入“免申即享”。
引“活水”、勤澆灌。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離不開科技金融的支持,為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我省通過舉辦遼寧產投融合發展大會、第十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高端裝備制造全國賽及地方賽等活動,建立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接通道;新建9家科技支行,聯合金融機構推廣科技金融產品,遼粵科創發展母基金簽約落地;依托“創新積分制”,從近萬家企業中遴選2487家納入國家科技創新再貸款備選企業。
此外,我省還從政策上加強保障,營造有利于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今年初發布《遼寧省推動經濟穩中求進若干政策舉措》,明確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等3條具體措施。日前,我省又出臺了《遼寧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群體的若干措施》,提出11項措施,一體化推進科技型企業提質擴面。
與此同時,我省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今年,順利完成機構改革任務。組建省委科技委,建立運行機制,印發工作規則,組建咨詢委員會,強化成員單位信息互通、任務協同、上下聯動;深入推進改革試點。梳理總結沈陽化工大學、遼寧科技大學等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經驗做法。組織召開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現場推進會;營造良好創新氛圍。組建遼寧省科技倫理委員會,處理6起科研誠信案件。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逐步走深走實,全省創新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科技型企業群體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茁壯成長,為全面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