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是一座因鋼而立、因鋼而興的工業城市,1937年12月1日置市。在置市之前,今城區境域為一些古城堡和自然村屯,在行政上大部分屬遼陽縣管轄。1916年,日本侵略者為掠奪鞍山的鋼鐵資源,以欺詐手段在鞍山“收買工廠用地”,次年建成第一座煉鐵高爐,1918年成立“鞍山制鐵所”。從此,掠奪不斷加劇,一批日本財閥相繼涌入,新的工廠陸續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交通運輸、商業、文化衛生事業逐步發展起來,市政設施不斷完善,人口增加。根據這一形勢要求,日本侵略者于1937年12月1日,將遼陽縣第六區(區址為今八卦溝)所轄南、北沙河,前、后立山等8個村屯及第七區所轄柳西屯、八家子、南大路、北大路等5個村屯,共13個村屯,同日本侵略者在鞍山、立山、千山(今舊堡)火車站侵占的“滿鐵附屬地”合并,置鞍山市,隸屬偽奉天省管轄。其后,又于1939年、1940年兩次擴大市區面積,到1940年6月,市區面積達到150.8平方公里,人口為20.7萬人。至1948年鞍山解放,市區面積未變更。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在解放戰爭期間,鞍山市曾先后隸屬于安東(今丹東)省政府、遼南一專署、遼寧省政府管轄;東北全境解放后,1949年直轄于東北行政委員會,1953年3月劃歸中央直轄,1954年6月19日改由遼寧省管轄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鞍山市轄區:1953年至1965年2月,曾轄遼陽市、遼陽縣(遼陽縣曾一度并入遼陽市)、海城縣。后遼陽市和海城縣又分別劃歸遼寧省和遼南專署管轄。1973年1月1日,國務院批準海城縣劃歸鞍山市管轄;1976年1月1日,國務院批準臺安縣劃歸鞍山市管轄。1985年1月17日,海城縣改為海城市(縣級市)。1992年1月23日,國務院批準岫巖滿族自治縣劃歸鞍山市管轄。
鞍山市是一座因鋼而立、因鋼而興的工業城市,1937年12月1日置市。在置市之前,今城區境域為一些古城堡和自然村屯,在行政上大部分屬遼陽縣管轄。1916年,日本侵略者為掠奪鞍山的鋼鐵資源,以欺詐手段在鞍山“收買工廠用地”,次年建成第一座煉鐵高爐,1918年成立“鞍山制鐵所”。從此,掠奪不斷加劇,一批日本財閥相繼涌入,新的工廠陸續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交通運輸、商業、文化衛生事業逐步發展起來,市政設施不斷完善,人口增加。根據這一形勢要求,日本侵略者于1937年12月1日,將遼陽縣第六區(區址為今八卦溝)所轄南、北沙河,前、后立山等8個村屯及第七區所轄柳西屯、八家子、南大路、北大路等5個村屯,共13個村屯,同日本侵略者在鞍山、立山、千山(今舊堡)火車站侵占的“滿鐵附屬地”合并,置鞍山市,隸屬偽奉天省管轄。其后,又于1939年、1940年兩次擴大市區面積,到1940年6月,市區面積達到150.8平方公里,人口為20.7萬人。至1948年鞍山解放,市區面積未變更。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在解放戰爭期間,鞍山市曾先后隸屬于安東(今丹東)省政府、遼南一專署、遼寧省政府管轄;東北全境解放后,1949年直轄于東北行政委員會,1953年3月劃歸中央直轄,1954年6月19日改由遼寧省管轄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鞍山市轄區:1953年至1965年2月,曾轄遼陽市、遼陽縣(遼陽縣曾一度并入遼陽市)、海城縣。后遼陽市和海城縣又分別劃歸遼寧省和遼南專署管轄。1973年1月1日,國務院批準海城縣劃歸鞍山市管轄;1976年1月1日,國務院批準臺安縣劃歸鞍山市管轄。1985年1月17日,海城縣改為海城市(縣級市)。1992年1月23日,國務院批準岫巖滿族自治縣劃歸鞍山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