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就我市“三農”領域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的重點任務及具體措施情況做了詳細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更是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的首戰之年。鞍山市“三農”工作將以全面落實《鞍山市現代農業振興發展新突破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為總抓手,以實施現代農業“十一大振興發展工程”為突破口,以建設“五十五類措施性項目”為著力點,清單化管理、項目化落實、工程化推進,高標準開好局,嚴要求起好步,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中,當先鋒、打頭陣,以高水平建設農業強市的一域精彩為全面振興新突破全局添彩。
實施糧食生產能力提升工程,在守牢糧食安全底線上展現新作為。完成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務,2023年新建高標準農田8.42萬畝。開展高標準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示范縣鄉基地建設,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75萬畝。穩住面積、主攻單產、力爭多增產,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30萬噸。通過落實好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和耕地地力補貼、生產者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種養業保險等多項惠農政策,構建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扶持政策體系,保障種糧農民收益,提高種糧農民積極性,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實施特色發展產業壯大工程,在提高穩產保供水平上取得新成效。推廣應用南果梨MAP+“金融+保險+分揀定級+倉儲物流+品牌打造”五位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推動農業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壯大。實施設施農業建設項目,2023年,全市將新建及改造提升設施農業0.5萬畝。助力蔬菜種苗產業發展,推進海城市省級特色蔬菜種苗基地縣建設,發展壯大蔬菜種苗產業。推進岫巖玉產業園計劃總投資2億元的食用菌產業化、計劃總投資3億元的食用菌深加工等項目建設,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廣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重點推進臺安牧原計劃總投資0.78億元、年出欄商品豬7.5萬頭等生豬產能提升項目,保障生豬供應,有效應對“豬周期”。推進實施臺安縣“十萬頭”肉牛全產業鏈項目建設,持續擴大肉牛產業規模。
實施綠色農業發展工程,在創新發展模式上打開新局面。持續推進岫巖滿族自治縣國家第三批綠色農業發展先行區建設。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持續鞏固海城市和臺安縣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建設成果,鞏固全市畜禽糞污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推進和鞏固海城市、臺安縣和岫巖滿族自治縣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成果,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實施廢棄農膜回收利用項目,在全市范圍內設立已覆地膜入田監測點。推進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縣建設,開展加厚高強度地膜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應用試點工作。
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工程,在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上邁出新步伐。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集成推廣農機農藝融合實用技術,持續提升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實施種業振興行動,落實種業發展扶持政策,支持企業主持選育優良品種。持續加大新品種引進示范推廣力度,全年引進推廣玉米、水稻新品種不少于10個,重點開展水稻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建設。推進現有省級智慧農業基地項目建設,積極開展省級智慧農業基地創建工作。持續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有效發揮“三農”政策宣傳隊、農業科技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領頭羊作用。開展農業實用技術集成創新推廣應用,重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果菜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等一批農業節本增效實用技術。
實施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工程,在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扎實推進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不斷提高企業和項目承載力。立足“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支持臺安縣打造“遼寧農產品加工第一縣”。著力打造以盛利、禾豐、牧原等為龍頭的飼料加工產業集群;以九股河、仁泰、星源、昊明等為龍頭的畜禽深加工產業集群;以三星、華子玉、祝家南果梨合作社等為龍頭的果蔬加工產業集群;以岫巖玉產業開發區為引領的食用菌深加工產業集群。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實施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牧牛國家產業強鎮項目。著力推進臺安縣、岫巖滿族自治縣和鐵西區等3個食品工業園區提質擴容,鼓勵更多食品工業企業參與園區建設,向園區集聚。
實施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工程,在暢通供應鏈上開辟新路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提升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水平,鼓勵大型流通企業向農村延伸經營網絡,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村經濟人隊伍。加快發展農村電商,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以海城市、岫巖滿族自治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為契機,積極發展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市、縣、鄉三級農產品電商運營中心,發展農商直供、直供直銷、直播帶貨等營銷業態。重點推進岫巖滿家村一鄉一品電商示范項目等項目建設。鼓勵經營主體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為小農戶、農民合作社等各類經營主體提供農產品采后預冷、倉儲保鮮、冷鏈配送等綜合服務。
實施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工程,在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上達到新水平。謀劃建設一批標準化設施農業基地,打造一批鞍山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大而優”“小而美”、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做強一批自主創新、競爭力強的農業企業品牌。強化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和管理,申報綠色食品認證產品數量較去年增長10%以上。積極開展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知名農產品品牌創建工作,著力培育優勢農產品,爭創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加大知名品牌宣傳推介力度,積極組織參加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推介會等大型展介會議,塑強一批品質過硬、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知名度美譽度消費忠誠度高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
實施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工程,在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注入新動能。持續加大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力度,鞏固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成果,全年新增市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市級示范合作社15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輔導員80名。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引導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合理配置利用。進一步暢通海城(鞍山)產權交易平臺與省平臺對接通道,實現全市農村資產在全省范圍優化配置,盤活農村集體資產,提高農村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千山區、海城市、臺安縣、岫巖滿族自治縣四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
實施鄉村休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工程,在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和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上再上新臺階。以生態農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農耕文化為魂,促進農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積極創建國家休閑農業重點縣、全國美麗休閑示范村,打造推介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全面提升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拓展農業生態涵養、休閑體驗、文化傳承功能,提升鄉村經濟、生態、社會和文化價值。扎實推進岫巖滿族自治縣和千山區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建設,在推動政策集成創新、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提升示范帶動成效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實施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工程,在優化產業布局上跨越新高度。以臺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獲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推進臺安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海城市、岫巖滿族自治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打造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產業化龍頭企業為牽動、現代生產要素高效集聚、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生產、加工、科技、流通”一體化的現代農業建設樣板區和鄉村產業興旺引領區。扎實推進海城市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完善飼料、畜禽產業鏈,拓展蔬菜、南果梨產業鏈,著力打造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的全域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持續鞏固和提升我市“三區”“三園”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實施鞏固脫貧成果產業幫扶工程,在增加脫貧群眾收入推進共同富裕上實現新突破。把增加脫貧群眾收入作為根本目標,把促進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產業提升行動,持續縮小脫貧地區、脫貧群眾的發展差距和收入水平,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培育農業經營主體,健全經營主體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帶動農戶特別是脫貧戶和監測戶增收。推廣適合庭院種養殖的特色優良品種,加大銜接資金對到戶幫扶項目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重點鄉、村、戶,以點帶面推動庭院經濟發展。2023年,全市計劃實施庭院經濟項目5000個以上。
開年即開戰,開戰即決戰,決戰必決勝。2023年,我市“三農”工作相關部門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工作安排、具體要求上來,頑強拼搏,真抓實干,以“干在實處”推動“走在前列”,努力開創全年“三農”工作新局面,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奮力繪就農業強市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