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先進制造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圍繞小微企業和先進制造業等出臺的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更加注重精準施策,體現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取向。
首先,近期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體現了對實體經濟的持續支持。當前,宏觀經濟正在穩步恢復,不少數據透露出經濟持續向好態勢,但一些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等還面臨一些困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大中小型企業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別為52.7%、51.6%、50.4%。其中,中、小型企業PMI雙雙回到臨界點以上,表明市場主體活力正在不斷改善,但不同規模企業恢復的速度仍存在明顯差異。規模較小企業恢復得更為緩慢,需相關政策繼續予以支持,“幫一把”之后再“扶一程”。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為小微企業等確定稅收優惠政策,體現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另外,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集中在所得稅、增值稅等方面,對先進制造業主要集中在增值稅留抵退稅方面,這有助于強化政策落地,提升企業的獲得感。
其次,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也體現了結構調整的思路。此次減稅降費政策的針對性較強,有助于增強相關市場主體活力,將在穩增長穩就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小微企業是支撐就業的主體,也是市場創新的生力軍,從長遠看,把小微企業作為重要的政策扶持對象,有助于形成更強大的國內市場,也有助于培育出更多創新型企業。對相關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稅收優惠,更有助于經濟轉型升級,讓企業更有余力投入創新、產業鏈供應鏈升級等方面,有助于構建新發展格局。
最后,近期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還充分考慮到宏觀政策可持續性。持續進行高強度、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面臨財力約束,也不利于市場“優勝劣汰”功能發揮。去年以來,財政收支平衡問題逐漸凸顯。在內外環境面臨較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財政“緊平衡”可能持續較長時間,而像去年那樣通過發行特別國債和大規模發行專項債彌補財政減收的做法不宜固化為常態。減稅降費既要保證力度,讓企業有足夠的獲得感,又要避免“用力過猛”,影響財政收支平衡,進而影響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務和重大項目支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把減稅降費減到“點子”上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預期,在做實做細做好制度性減稅降費的同時,一些階段性舉措可能適時退出,減稅降費將更加注重精準施策、提質增效。
減稅降費是為了讓市場更有活力,但增強市場活力并非僅靠減稅降費就可以做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公平的競爭氛圍同樣不能缺位。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先進制造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圍繞小微企業和先進制造業等出臺的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更加注重精準施策,體現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取向。
首先,近期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體現了對實體經濟的持續支持。當前,宏觀經濟正在穩步恢復,不少數據透露出經濟持續向好態勢,但一些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等還面臨一些困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大中小型企業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別為52.7%、51.6%、50.4%。其中,中、小型企業PMI雙雙回到臨界點以上,表明市場主體活力正在不斷改善,但不同規模企業恢復的速度仍存在明顯差異。規模較小企業恢復得更為緩慢,需相關政策繼續予以支持,“幫一把”之后再“扶一程”。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為小微企業等確定稅收優惠政策,體現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另外,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集中在所得稅、增值稅等方面,對先進制造業主要集中在增值稅留抵退稅方面,這有助于強化政策落地,提升企業的獲得感。
其次,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也體現了結構調整的思路。此次減稅降費政策的針對性較強,有助于增強相關市場主體活力,將在穩增長穩就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小微企業是支撐就業的主體,也是市場創新的生力軍,從長遠看,把小微企業作為重要的政策扶持對象,有助于形成更強大的國內市場,也有助于培育出更多創新型企業。對相關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稅收優惠,更有助于經濟轉型升級,讓企業更有余力投入創新、產業鏈供應鏈升級等方面,有助于構建新發展格局。
最后,近期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還充分考慮到宏觀政策可持續性。持續進行高強度、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面臨財力約束,也不利于市場“優勝劣汰”功能發揮。去年以來,財政收支平衡問題逐漸凸顯。在內外環境面臨較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財政“緊平衡”可能持續較長時間,而像去年那樣通過發行特別國債和大規模發行專項債彌補財政減收的做法不宜固化為常態。減稅降費既要保證力度,讓企業有足夠的獲得感,又要避免“用力過猛”,影響財政收支平衡,進而影響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務和重大項目支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把減稅降費減到“點子”上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預期,在做實做細做好制度性減稅降費的同時,一些階段性舉措可能適時退出,減稅降費將更加注重精準施策、提質增效。
減稅降費是為了讓市場更有活力,但增強市場活力并非僅靠減稅降費就可以做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公平的競爭氛圍同樣不能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