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發展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鞍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2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
結合發展的實施方案
為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工作,積極應對我市人口老齡化,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老年人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遼政辦發〔2016〕5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工作要求,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統籌發展”的思路,以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為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學設置,將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有機結合,實現醫養無縫對接,逐步形成覆蓋城鄉、規模適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醫養結合服務網絡,不斷滿足我市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二、基本原則
——堅持保障基本,突出服務重點。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養老需求放在首位,通過醫養有機融合,確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養老服務,優先、重點解決城鄉特困人員、低收入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高齡老人、重病老人、計生特殊家庭等困難老年群體的健康養老需求。
——堅持整合資源,突出結合融合。充分利用已有醫療衛生和養老機構場地、人員、設備,切實發揮現有資源、政策、項目優勢,建立健全多項目共融、多資源共用、多形式共建的深度合作機制,合力推進醫養融合發展。
——堅持改革創新,突出工作特色。加大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的體制機制創新力度,不斷改革完善各項政策制度措施,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多元化醫養結合模式。
三、工作目標
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政策促進等綜合措施,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的結合發展。2017年,實現醫療、養老資源有效融合,建成一批兼具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質和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或養老機構(以下統稱醫養結合機構),逐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50%以上的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2020年,實現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共享,服務便捷,建立醫養融合模式,各類養老服務機構(護理院)醫療服務功能更加完善,與醫療機構合作更加緊密,醫療護理水平逐步提高。所有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四、工作任務
(一)積極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
養老機構可根據服務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關規定申請開辦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醫醫院、臨終關懷機構等,也可內設醫務室或護理站,提高養老機構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能力。床位數在100張以內的養老機構,應就近與醫療服務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通過醫生定期上門服務,并建立應急通道,隨時提供診療服務,有條件的可設立醫務室,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床位數在100-200張的養老機構,應根據自身需求設立醫務室(或護理站);床位數在200張以上的養老服務機構,應設置相應的醫療機構或與臨近的醫療衛生機構簽訂協議,為老年人提供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給予大力支持,積極提供便利;符合條件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為其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責任部門: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二)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
充分依托各類服務和信息網絡平臺,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無縫對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并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與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建立醫療簽約服務關系,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開設家庭病床,方便老年人就醫。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規范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醫療和護理服務項目,將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醫療康復功能,為小型養老機構、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關愛之家”和社區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康復服務。(責任部門: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三)努力提高綜合醫院為老年人服務的能力
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積極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全面落實老年醫療服務優待政策,對老年人看病就醫實行優先照顧,在掛號、就診、收費、取藥、住院等窗口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要充分發揮醫院志愿者服務作用,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門診、住院陪同服務,在醫療服務中體現愛老、敬老的良好風尚。全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開設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數量,提倡多學科團隊合作模式,規范開展老年常見慢性病診治,有條件的醫院開設老年病門診,滿足老年人醫療和康復需求。鼓勵支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醫療服務協作關系,通過定期巡診義診等方式,逐步提高養老機構醫療服務能力。(責任部門:市衛生計生委、市老齡辦、市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四)加快發展為老年人服務的專業醫療機構
充分利用現有醫療服務資源,創辦老年康復中心、老年醫院、護理院等主要針對高齡、病殘老年人的康復護理專業服務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引導社會辦鄉鎮衛生院建立護理院,開設醫療護理型床位或病區,鼓勵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特色科室。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職工醫院、門診部向以老年康復為主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轉型,方便老年人就醫。支持部分閑置床位較多的一、二級醫院和專科醫院發揮專業技術和人才優勢,積極穩妥地轉型為康復、老年護理等接續性醫療機構;或按照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的有關規定,完善養老服務設施,符合條件的,各級民政部門應為其辦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并依照相關規定享受相關扶持政策。(責任部門: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五)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健康養老中的作用
堅持養老與養生相結合,將中醫藥(含民族醫藥,下同)養生保健和“治未病”理念融入養老全過程,利用中醫藥技術方法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健全中醫醫院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位,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推動中醫醫院與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等之間的深層次合作,積極發展養生保健、康復服務。鼓勵中醫醫療機構舉辦養老康復機構,探索發展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養老機構。在養老機構開展融合中醫藥健康管理理念的老年人醫療、護理、養生、康復服務,有條件的可設立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為主的中醫藥門診部、診所或診室。發展社區和居家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引導中醫醫療和預防保健機構延伸提供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建立中醫藥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加強養老護理人員中醫藥技能培訓,推廣中醫藥健康養老知識和產品。(責任部門: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基本醫療保險保障
對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診所、衛生室、醫務室)以及舉辦的護理院、康復醫院等,符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機構準入條件的,要優先納入城鄉醫保定點范圍。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要按照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與護理型養老服務機構簽訂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范圍、項目、服務質量、結算辦法等內容的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老年人,入住護理型養老服務機構發生的符合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用,分別按照相關規定報銷結算。落實好將偏癱肢體綜合訓練、認知知覺功能康復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評定等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的政策,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治療性康復提供相應保障。(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二)完善投融資政策
對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按規定落實好相關支持政策。拓寬市場化融資渠道,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投融資模式。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大金融對醫養結合領域的支持力度。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由金融和產業資本共同籌資的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支持醫養結合發展。用于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要按照有關規定適當支持開展醫養結合服務。積極推進政府購買基本健康養老服務,逐步擴大購買服務范圍,完善購買服務內容,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責任部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三)加強規劃布局和用地保障
各級政府要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中統籌考慮醫養結合機構發展需要,做好用地規劃布局。對非營利性醫養結合機構,可采取劃撥方式,優先保障用地;對營利性醫養結合機構,應當以租賃、出讓等有償方式保障用地,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可將在項目中配套建設醫療服務設施相關要求作為土地出讓條件,并明確不得分割轉讓。依法需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土地的,應當采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責任部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做好專業技術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等方面的制度銜接,對養老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中的醫務人員同等對待。完善薪酬等激勵機制,鼓勵醫護人員以多點執業的形式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建立醫療衛生機構與醫養結合機構人員進修輪訓機制,促進人才有序流動。將老年醫學、康復、護理人才作為急需緊缺人才納入衛生計生人員培訓規劃。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大力推進養老護理員等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老年服務相關專業和康復保健等課程,加快培養康復、護理、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專業人才。(責任部門: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五)探索建立多層次長期照護保障體系
繼續做好老年人照護服務工作。進一步開發包括長期商業護理保險在內的多種老年護理保險產品,鼓勵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做好與醫保政策的有效銜接,積極探索多元化的保險籌資模式,保障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需求,緩解失能老人護理費用支出壓力。鼓勵老年人投保長期護理保險產品。逐步探索建立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等比較健全的專業照護服務提供體系。(責任部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六)強化信息支撐
積極開展養老服務和社區服務信息惠民試點,利用老年人基本信息檔案、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推動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與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對接,整合信息資源,實現信息共享,為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撐。組織醫療機構開展面向養老機構的遠程醫療服務。鼓勵各地探索基于互聯網的醫養結合服務新模式,提高服務的便捷性和針對性。(責任部門:市老齡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把推進醫養結合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納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促進養老、健康服務業發展的總體部署。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要及時制定出臺推進醫養結合的政策措施、規劃制度和具體方案。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落實和完善相關優惠扶持政策,共同支持醫養結合發展。
(二)加強考核督查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建立以落實醫養結合政策情況、醫養結合服務覆蓋率、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無縫對接程度、老年人護理服務質量、老年人滿意度等為主要指標的考核評估體系,加強績效考核。衛生計生、民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醫養結合工作的督查,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